首頁 > 綜合 > 正文

【地評線】東湖評論:筑牢防詐反詐“防火墻”,捍衛(wèi)網絡安全

2022-02-26 13:13:10來源:荊楚網  

近日,江蘇小伙在柬埔寨被網絡詐騙公司強制抽血導致病危的消息引發(fā)廣泛關注,柬埔寨的網絡詐騙再次進入公眾視野。這一案例為廣大網友上了一堂防范電信詐騙警示教育課,讓大家進一步提高反詐“免疫力”,筑牢防詐“防火墻”。

網絡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提高全民網絡安全意識,要讓網友主動規(guī)避被騙風險。大力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給廣大群眾普及網絡安全知識,讓網絡詐騙犯“騙無可騙”。網絡詐騙是利用互聯(lián)網騙取受害人公私財物的行為,調查顯示,72.6%的網民都曾遭遇過網絡詐騙,約5.7%的網民曾中招。我國互聯(lián)網用戶已達10億之多,互聯(lián)網普及率超過71.6%,隨著電商行業(yè)的發(fā)展,電子支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把錢存在手機APP,這就意味著稍有不慎,就會被居心叵測者騙走錢財。自2014年起,每年9月第三個星期是我國網絡安全宣傳周,在此期間,網信辦會同其他相關單位會開展為期一周的網絡安全知識宣傳活動,從學生到留守老人、從社區(qū)到廣場、從城區(qū)到鄉(xiāng)鎮(zhèn),通過短信、視頻、發(fā)放宣傳單等方式,力求把網絡安全知識傳到千家萬戶。

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fā)展,筑牢網絡安全防線,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營造健康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加快構建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是打擊防范網絡詐騙的根本保證。2月23日,湖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切實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2021年6月,公安部推出國家反詐中心App,它的“反詐預警、風險查詢”等功能獲得大眾的一致好評,一句“你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了嗎”成為網絡爆梗。截至目前,國家反詐中心APP的全國注冊用戶已超過6500萬,APP向用戶發(fā)送預警2300萬次,接受群眾舉報涉詐線索65萬條,努力為人民群眾構筑一道防詐反詐的“防火墻”。

健全網絡安全保護法律法規(guī),加強網絡監(jiān)管、構建網絡詐騙敏感詞反饋機制、開通舉報渠道,為群眾保駕護航。加強網絡管理機制,依法保證互聯(lián)網賬號注冊信息保密性,明確網絡平臺管理者責任,確保網絡用戶信息不外傳,一旦發(fā)生信息泄露,要做到追根溯源,依法處置。此外,設置網絡攔截機制。譬如,電商交易中觸及到“詐騙”等相關關鍵信息時,系統(tǒng)可自動關閉交易,并反饋給網絡平臺管理者,進而派專業(yè)客服人員與用戶聯(lián)系,提醒用戶注意財產安全,避免網絡詐騙。開通舉報渠道,讓廣大網民發(fā)現問題及時舉報,網信、電信、公安等部門及時核實,并第一時間處置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把違法行為扼殺在搖籃里。

“互聯(lián)網不是法外之地”,“中國是網絡安全的堅定維護者”,網絡安全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和國家發(fā)展。怎樣筑牢防詐反詐“防火墻”、如何才能讓網絡詐騙無所遁形,如何用專業(yè)的方法解決網絡詐騙難題,是從事網絡安全工作者要認真考慮的問題,網絡詐騙的方式方法在不斷更新,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醒,與時俱進,增強專業(yè)性,為助力網絡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可靠的網絡安全保障。

稿源:荊楚網

作者:趙佩云(襄陽保康)

標簽: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