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不足6平方米的裁縫店里,年逾六旬的張懷友坐在一臺老式縫紉機前,正忙著修改一件皮衣的尺寸,只見他動作嫻熟,雙手來回推送間,衣服的邊角逐漸成型……憑借四十年的老手藝,得到街坊鄰里的肯定和贊賞。記者日前來到張懷友位于貴陽市花溪區(qū)的店鋪,聽他講述堅守裁縫手藝四十載背后的故事。
現(xiàn)年67歲的張懷友是重慶忠縣人,1970年,年僅16歲的他為謀生計,跟著當?shù)匾晃焕喜每p學手藝。“那時候裁縫這門手藝很熱門,像我們學藝的那時候很‘俏市’,那個年代基本上是客人家里面把布都買好了,然后客人請我們帶上機器到家里做上門工。當時,主要是以做父母裝和中山裝為主。”時至今日,張懷友仍清晰記得,裁縫業(yè)在當時的紅火景象。
經過兩年的苦學,張懷友扎實掌握了裁縫手藝。1980年,經朋友推薦,張懷友離開家鄉(xiāng),只身前往貴陽闖蕩。起初,張懷友主要是擺臨時攤接客人的布料加工,憑借過硬的手藝和實惠的價格,很快,就贏得顧客的信賴并打開了市場。
隨著加工訂單越來越多,張懷友便尋思著開一家裁縫店,上世紀90年代,他開始從廣東湛江訂購布料全面接單定做服裝,迎來了事業(yè)的高峰期。“最旺的時候我?guī)е奈鍌€徒弟,還請了師傅在家里面做。一個月做下來收入有幾百元錢。”
隨著時代發(fā)展,百貨商店、各類服裝店、網店開始興起,老縫紉店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張懷友的生意從原先主要定做服裝,變成了換拉鏈、裁褲邊、縫褲腳、修改服裝尺寸等瑣碎活……面對這樣的變化,張懷友心態(tài)平和。
“裁縫這門手藝肯定還是要有人做的,只是要根據(jù)規(guī)模和社會的發(fā)展來。”在張懷友看來,學一門手藝只要把它學精,不愁發(fā)展。“像現(xiàn)在經過大廠和正規(guī)的學校學出來,也是發(fā)展得不錯的,比如做時裝設計啊,在大廠里面做工。”
制衣數(shù)十載,初心尤未更。這些年來,不論是做衣服還是改衣服,張懷友用手上的一針一線織就匠心,不少老顧客依然青睞于他手工定做的服裝,而經他修改縫補的衣服也受到客人的好評。采訪當天,記者就不時遇到沖著張懷友手藝而來的客人。
“我來過三四次了,第一次來找他改衣服的時候,看他做得比較精致,我就繼續(xù)拿衣服來這里改,他做得很仔細,張師傅的手藝沒得說。”居住在裁縫店附近的居民黃大姐對張懷友的手藝活贊不絕口。
家住貴陽市南明區(qū)甘蔭塘的卓大姐經人推薦,專程找到了張懷友的店鋪。“我是聽別人講,花溪這家裁縫店的老師傅改衣服改得特別好,我今天專程坐公交車找過來改一條裙子,只有這種有功底的老裁縫才改得好,其他人都改不好的。”
張懷友的裁縫店,如今也成為了街坊鄰里歇腳聊天的場所,平日里大家有個縫縫補補的,都樂意找他幫忙,而他也總是笑呵呵地與大家相處融洽。張懷友告訴記者,目前他的孩子們已成家立業(yè),他和老伴相互陪伴,守著這個“小天地”,在針線紛飛中留住時代印記,樂享人生。
“有得做就做,沒得做就在屋里老鄉(xiāng)和朋友擺一些龍門陣。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其樂無窮。開著門面就是自己三餐時間規(guī)律,早上必須早點起來開門,把它當成一種鍛煉。像我們現(xiàn)在年齡60多歲,也是以鍛煉身體為主,隨時踩著蹬著這個縫紉機,可以活動活動經絡。”張懷友笑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