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武漢放流522尾人工繁殖中華鱘 踐行長江大保護推動生態(tài)修復

2022-05-23 16:03:30來源:長江商報  

眾所周知,中華鱘與武漢和湖北,有著千絲萬縷深入骨髓的關聯,武漢對中華鱘的保護和研究可謂責無旁貸。然而,在對中華鱘的保護認識、機制保障和資金投入等方面,我們卻還只是剛剛起步。

5月21日,正值小滿,漢口江灘武漢漁政碼前,一條藍色通道直入滾滾長江,在一望無際的江面上形成了一道靚麗風景。在這里,522尾7月齡的中華鱘,帶著“追蹤器”被放歸長江。同一天,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在此揭牌,可謂盛況空前。

“中華鱘具有高貴而堅毅的貴族精神,一條中華鱘成長到性成熟并洄游進入長江產卵長達數十年,產卵季節(jié)還要歷經幾千公里洄游到金沙江產卵,等幼魚長大再攜帶它們旅居外海。”5月21日,湖北省長江生態(tài)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王利民堅站在漁政碼頭前,看著幾百尾幼齡中華鱘一個個放流長江既欣慰又有些不舍,他向長江商報公益記者動情地表示,這些放流的小中華鱘再回來可能就是十年以后了。

“但十年以后能否回來,主要取決于我們保護的措施和力度是否到位!”他繼而向記者表示。

“中華鱘是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監(jiān)測,長江里已連續(xù)5年未見到中華鱘自然繁殖了。長江商報公益聯盟接下來要努力做點什么,否則,我們就有愧于這身邊的大江奔流。”長江商報董事長、長江商報公益聯盟發(fā)起人姚海鷹參與“長江有魚”中華鱘放歸活動后深有感觸。他表示,長江商報應該積極搭建公益平臺,匯聚A股上市公司和企業(yè)家力量,以實際行動倡導和帶動更多人參與保護以中華鱘為代表的瀕危水生物種,為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作出應有貢獻。

踐行長江大保護推動生態(tài)修復

拍照、量尺、稱重,輕盈地擺動尾巴,緩緩消失在長江中……5月21日,湖北武漢舉行“攜手拯救中華鱘共抓長江大保護”——“長江有魚”公益放流活動,522尾中華鱘帶著“追蹤器”,從位于漢口江灘的武漢漁政碼頭游入長江,奔向大海。它們被寄予厚望:為今后擴大中華鱘增殖放流規(guī)模、有效促進自然繁殖恢復奠定堅實基礎。

“522尾全人工繁育的中華鱘幼苗已全部被植入PIT電子標簽,為每一尾中華鱘建立了特定的身份和‘檔案’,以方便進行后期的個體追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理事長危起偉說,“今天放流的是027000000000001號到027000000000522號。這個15位編碼的開端3位為027,代表著武漢。”

為了隨時精確掌握這些中華鱘個體在長江中的分布位置和洄游規(guī)律,科研人員在放流的大規(guī)格中華鱘體內專門植入了超聲波跟蹤監(jiān)測標記,并在沿江布設了監(jiān)測站。

危起偉介紹,中華鱘已連續(xù)5年未見自然繁殖,科學放流中華鱘對于恢復其野外種群繁殖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放流并不意味著隨意投放,放流魚苗的規(guī)格、質量、放流時間和地點等都要遵循“科學性”,確保人工飼養(yǎng)的中華鱘可以順利地適應野外環(huán)境,本次放流的中華鱘都在300—500克之間,屬于未成年幼魚,正是較為適宜放流的規(guī)格。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了解到,中華鱘是一種海河洄游性魚類,為了更好地研究中華鱘的洄游規(guī)律及海洋生活軌跡和開展中華鱘保護,自20世紀80年代人工增殖放流以來,中華鱘身上往往會攜帶各種“標記”以便于研究監(jiān)測。

危起偉對長江商報公益記者表示,放流中華鱘人工培育群體有利于恢復中華鱘的生物學自然特性,進而恢復葛洲壩下自然產卵繁殖,對于中華鱘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實際上,我國為拯救中華鱘開展的增殖放流工作已持續(xù)多年。據初步統(tǒng)計,從1981年至今,已人工放流了超800萬尾中華鱘。

保護中華鱘不是一個人做了許多,而是許多人做了一點點。2021年3月28日,第一個中華鱘保護日,“長江有魚”公益項目由湖北省慈善總會聯合湖北省長江生態(tài)保護基金會(CCF)共同發(fā)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引導、規(guī)范社會公眾科學放流珍稀瀕危及土著魚類,修復長江生態(tài)資源環(huán)境,恢復湖北江段消失的種群,構建政府主導、慈善組織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的長江流域生態(tài)保護“湖北模式”。

長江商報董事長、公益聯盟發(fā)起人姚海鷹表示,希望通過媒體搭建公共平臺,激活企業(yè)家的社會責任感,匯聚資本市場的公益力量,讓更多人、更多企業(yè)投身到瀕危水生物種的保護中,共同踐行長江大保護,推動長江生態(tài)修復,為中國公益注入新的力量。

保護物種多樣性刻不容緩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fā)展的重要支撐。作為長江的旗艦物種,中華鱘的存續(xù)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長江的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據了解,我國自1980年開始放流中華鱘,通過開展廣泛宣傳和教育活動,集中全社會力量來保護中華鱘。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偉業(yè)一壺茶”,當談及大眾對保護長江生態(tài)的認識不夠和科研保護經費緊缺時,姚海鷹頗為感慨,他表示,事實上商業(yè)成功人士真正投身公益的并不多,能不能在喝酒品茗躺平之外,也多關注一下長江大保護這個家國事業(yè)呢?特別是作為長江邊上的荊楚兒女,我們要感恩這條亙古奔流逶迤東去的大江,她的博大、哺育、溫暖和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遠勝宦海功名,超越俗世榮耀,“如果我們都能為長江瀕危物種保護做點微末貢獻,就是一生中最大的責任和擔當”。

同時,保護中華鱘也需要專業(yè)的機構機制引領。5月21日,“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揭牌并正式成立,該保護中心由長期從事長江大保護及中華鱘研究的科學家們共同發(fā)起,將致力于中華鱘保護相關的公益性工作,并通過保護中心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呵護以中華鱘為代表的瀕危水生物種,以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

危起偉介紹,長江“十年禁漁”給恢復中華鱘自然種群創(chuàng)造了一個十分珍貴的窗口期,武漢市作為全國淡水生物研究最為集中的城市,具有中華鱘研究最主要的科研團隊和技術優(yōu)勢,此次成立“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必將助力中華鱘保護再上新臺階。“江灘兩岸加起來有300多公里,這么長的江段應該有魚文化,我們應該在長江岸線邊做好中華鱘等各類魚的展示,讓水下的魚游上岸,讓孩子們更容易知道中華鱘的孵化、成長、產卵、洄游等。”

“武漢是中華鱘洄游的必經通道,保護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調配中華鱘保護資源,進一步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為中華鱘洄游保駕護航。”武漢市農業(yè)綜合執(zhí)法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表示,“相信保護中心必將能夠搭建更多的載體,實現政府與科研院所、專家團隊、社會組織的良性互動,為中華鱘保護助力,為實現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修復作出‘武漢貢獻’。”

十年禁漁助力野生種群修復

2019年12月27日,農業(yè)農村部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實施十年禁漁計劃。政策實施以來,江豚的數量越來越多了,在長江流域的湖北宜昌段、武漢段等地,人們驚喜地發(fā)現,又出現了江豚成群出沒的畫面。

在長江大保護的國家戰(zhàn)略背景下,“長江十年禁漁”給中華鱘野生種群的修復帶來重要契機。充分重視增殖放流的生態(tài)修復意義,加以科學指導和規(guī)范,已成為學界共識。

危起偉認為,打破中華鱘保護的困境需要五大舉措:恢復人工群體的生物學自然特性;大幅度提升科學有效的人工增殖放流;改善產卵場環(huán)境,放流人工培育親本以恢復葛洲壩下中華鱘自然繁殖;新建旁通道仿自然產卵場,擴大自然繁殖;修復索餌場等關鍵棲息地,提高子代存活率。

同時,制度化規(guī)范支撐體系也不可或缺。今年初,農業(yè)農村部《關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堅持科學放流,強化支撐。包括健全增殖放流苗種供應、科技支撐和社會放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增殖放流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科學評估增殖放流工作成效,為規(guī)范開展增殖放流提供有力支撐。還應借助《長江保護法》等頒行的契機,加強中華鱘保護的法制和科普宣傳教育,引導社會對長江水生生態(tài)的重視與關注,形成管理部門、社會公眾和企業(yè)的全民參與的“大保護圈”。

“到2030年,中華鱘自然種群得到有效恢復,生境條件得到有效改善,關鍵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人工群體資源得到擴增和優(yōu)化,實現人工群體的自維持和對自然群體的有效補充。”這是《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2015—2030年)》確立的中期目標。相信在制度、法律、科技等多方的合力下,中華鱘這一極度瀕危物種自然種群復壯未來可期。

標簽: 中華鱘與武漢和湖北 藍色通道 直入滾滾長江 旅居外海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