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觀影片單“上新”了。2025年清明、五一檔,《不說話的愛》《我的世界大電影》《向陽·花》《水餃皇后》等多部影片將與觀眾見面。
4月2日在京舉辦的“春天,相會電影院!”2025年清明、五一檔電影片單發(fā)布會上,國家電影局發(fā)布的假期電影片單涵蓋了動作、懸疑、喜劇、動畫、青春等多種題材,影片供給充足、風格多樣,為不同類型的觀眾提供了豐富選擇。
作為電影市場“小檔期”,今年清明、五一檔有何新看點,何以展現新活力?
——多部影片扎根現實主義土壤,聚焦社會特殊群體,注重人文關懷。
改編自同名短片的電影《不說話的愛》聚焦聽障群體,主演張藝興飾演一位聾啞父親,用細膩的動作、無聲的手語表演還原聾啞人家庭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傳達父親與女兒間的深厚情感。“為了真實呈現、真情發(fā)聲,主創(chuàng)團隊用時3年深入走訪聽障群體,精心打磨作品。”導演沙漠說,希望聽障群體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馬麗主演的《水餃皇后》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一位單親母親在異鄉(xiāng)憑借制作水餃的手藝改寫自己命運的勵志故事;馮小剛導演、趙麗穎主演的《向陽·花》展現了女性在逆境中與命運拼搏、向陽而生的歷程。
“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是中國電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中國電影人長期堅持不懈的藝術追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高質量的現實題材電影能與當下觀眾群體形成良性互動,引發(fā)觀眾最大限度共情,進而贏得市場。
——部分影片具備較強的IP效應,在上映前就積累了一定口碑和受眾基礎。
好萊塢真人電影《我的世界大電影》改編自全球暢銷電子游戲《我的世界》,通過實景搭建、一比一復刻游戲場景畫面的方式,呈現了一個細膩逼真、魔幻奇異的“方塊世界”。
日本動畫電影《機動戰(zhàn)士高達:跨時之戰(zhàn)》則有著長達幾十年的高達IP效應加持,此前在日本上映時引發(fā)觀影熱潮。
在饒曙光看來,強IP屬性的電影“叫好又叫座”的關鍵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例如,《哪吒之魔童鬧?!放c前作相比,無論在劇本創(chuàng)意、想象力還是視聽特效、工業(yè)技術等方面都實現了較大提升。”
——有新片上映,也有老片“返場”。
重映經典電影、高票房電影已成為近年來“小檔期”的常見策略,既能一定程度填補市場空白、加強市場供給,也能滿足部分觀眾的懷舊需求。
今年清明檔的重映片有《熱烈》與《破·地獄:感恩特別版》。前者曾在2023年暑期檔上映,憑借熱血勵志的故事和酷炫的舞蹈場面獲得超9億元票房。后者2024年底在內地上映,此次重返影院將以“感恩特別版”亮相,新增10多分鐘全新內容。
有關專家認為,即將到來的清明、五一檔,觀眾有機會看到更多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影片。更多觀眾能走進電影院觀影,不同類型的電影都能有效觸達目標群體,兩者相互作用、共同促進,電影生態(tài)將更加優(yōu)化,產業(yè)新動能將進一步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