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消費 >

當前信息:【原】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變化:目光、聲音與愛

個人圖書館-無意識研究 | 2023-05-31 00:04:42

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變化:目光、聲音與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Jean-Jacques Rassial

拉康派精神分析家

譯者:張濤

本文選自《青少年與精神分析家》第一章

一、女孩的性行為:自我觀察

在青春期,對于女孩來說,視覺沖動是被加強的。

弗洛伊德指出,女孩在青春期比男孩更容易發(fā)生自戀傾向。事實上,照鏡子的經驗是由閹割錯覺特征的。但這種自戀的激活,遠非內生的,也并未排斥他者,而是投入到與他者的關系中,投入到他者的視線中;同樣的,在這一點上,青少年并非僅僅是生理性的青春期的心理效應。對于女孩來說,青春期是她可能被他人看到的一個標志。

在最容易進行昇華的方面,隨著身材的變化,特別是乳房的增長,身體形象在兩個方面得到關注:一方面是追求符合社會定義的模型,這個模型她可以在女性雜志中,或者在某個被贊揚的女性明星形象中找到;另一方面,她要求得到他人的確認,無論是她的家人還是她的朋友,她的身體狀態(tài)已經改變。在可能涉及到這個身體的疾病之前,特別是厭食癥或暴食癥,問題就在于,如同童話中的鏡子所見證的,“我美嗎,還是我丑陋呢?”

在另一方面,也就是實質上的閹割,再次面臨的剝奪,月經的出血對于女孩和他人來說是她進入生殖生活的第一個標志。即使這次失血并沒有后續(xù)的閉經或痛經,圍繞這個明顯的瑕疵的羞愧或自豪的感覺,特別是對于母親這個他者,都指向月經的反映維度:一個假定的缺陷是可以被看到的,這又引發(fā)了那個著名的女性羞怯問題。

超越她所受制于的節(jié)奏,在他者的視線下——無論是母親,還是假設掌控她周期的月亮——她常常會建立一種儀式,特別是在猶太教中,我們知道這種凈化儀式的宗教價值:這并不僅僅是自我閉合,而是對他者的一種尋求——是上帝還是另一種性別?——是一種奉獻的尋求。

在這種反射中,女性的炫耀找到了其基礎。因此,女孩很早就對化妝游戲、時尚服裝、顏色選擇產生了興趣。她因此將自己作為對象展示給他人,首先不一定需要性別定位,因為同樣可能是對母親的。

二、男孩的性欲:聲音

對于男孩來說,在青春期,語音沖動會立即被強化。

通常有一個情節(jié)被成年男性壓抑:聲音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或長或短,有時伴隨著失聲,這在心理分析治療中被揭示,通常被認為在身份認同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通常強調的是聲音的分裂(我會在討論口吃時進一步探討),以及講話并不容易,聲音是與身體分離的對象的發(fā)現。因為聲音不是單一的,音質、音調、節(jié)奏不僅僅是語言的裝飾,而是驅動,這是異化中現實的唯一痕跡。音質的改變意味著主題的移位。這實際上是一個常見的經驗:聲音的強化會影響話語的內容;例如我們說他講話“帶有真理的口音”。青少年體驗到聲音是一個從身體中分離出來的對象,因為在聲音變化中——這個詞被用于皮膚和聲音的改變——他遇到這樣的困難:主題和語言存在,而在兩者之間,有一個由聲音客觀化的間隔,這既不屬于主題也不屬于語言。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決定“發(fā)言”或者“被賦予發(fā)言權”來量化這一點:這在第一步,引發(fā)了困擾,即“要說什么?”。

那么對于男性青少年來說,這種他感到尷尬的聲音是什么?

這涉及到父親的聲音,因為音質的改變使他的聲音更低沉,更靠近現實中的父親的聲音了。青春期當然是與同性父母的形象進行比較和對抗的時期,這是其中一個問題。但我更愿意以另一種方式看待這個問題,在此我提前探討了我將在后面更深入探討的問題——關于青春期作為鏡像階段的后果。事實上,在青少年關于這種聲音變化的談話中,呈現了這種聲音變化的另一種地位;對于青少年來說,如果他不是精神病患者,他將對他人的眼光和聲音有所認知。這種眼光和聲音來自母親,在鏡像階段的體驗中。

矛盾的是,通過聲音的變化,男性青少年在第二階段獲得了原初母親的聲音(鏡像認同),這種聲音在他看來(我引用了一位青少年的話)可能是“洞穴般的”,“深沉的”,“掛在嗓子眼的”。

如果過度強調視覺容易導致癔癥癥狀——失敗與至少與精神分裂癥的現象學有某種關系——那么過度強調聲音會帶來自我中的偏執(zhí)狂維度,這是通過聲音這個對象引發(fā)的,除非主題在強迫癥的模式下強調主觀性和語言領域之間的差距。

三、搭訕、調情、戀愛

不論男女,青少年通過既相互關聯又有所不同的經歷來考驗這些性別認同的過程:調情和初次性關系,戀愛,以及兄弟姐妹間的關系。我們不再生活在對青少年性行為的禁止時代,而是在一個鼓勵青少年自由探索自己性行為的時代,并非隨意地探索;這是一種超我限制,它通過描繪一個只有設定邊界才能應對的風險來傳達,例如恐懼“艾滋病”——人們像討論一個具有人形的惡魔、一個可怕的第三方一樣談論它——如今已經替代了“意外”生子的風險。

誘惑嘗試,調情,以及性行為之間的聯系都是試圖利用新投入的視覺和聽覺這些對象,重新定位從異性那邊重新發(fā)現的兒時物品,特別是口腔客體,并服從提出的將性器官化視為重要的等級制度:

搭訕。這是一個過程,青少年通過它來展示視覺和聽覺的新價值:從女性方面,試圖通過在其他女孩中脫穎而出來吸引男孩的注意,更積極地向他投去一種期待回應的目光。從男性方面,除了這種同樣的展示外,還展示他對語言和話語的新掌控,提議參與到用新投入的詞語可能帶來的欺騙游戲中去。

愛。青少年的愛很快就展現出了其真實的本質:愛的對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戀愛的狀態(tài)。事實上,我們經常見到從一個對象轉向另一個對象,而這并不能否認這種愛的價值。在愛中,青少年試圖產生一種接近瘋狂的狀態(tài)。我曾經接待過一個成功進行了這種替代行為的年輕女孩,只要對她來說是真正進入精神病狀態(tài);她陷入了一種色情狂妄癥的妄想,雖然初期的跡象可能在事后看來是巨大的,但沒有人因為它們似乎屬于青少年正常的病理狀況而感到不安。

這種嘗試對于神經病的青少年來說注定是失敗的,這可能會使他們走向精神病狀的體驗,比如幻覺、妄想和狂躁癥,但也可能將他們帶向與治療師的移情關系。

反復確認性行為的邏輯困境和愛的行為失敗激發(fā)了青少年的婚姻試驗,也就是試圖建立一個雙方的關系,即使是有沖突的,也可以在社會上定義,并考慮到他的新性別地位。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yè)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yè)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