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fā)“大頭娃娃”的事件,引發(fā)網友熱議。
為了不使用激素藥品,不少新手爸媽喜歡購買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fā)現,不少所謂的“神藥”其實違規(guī)添加了激素,卻披著“消”字號的外衣,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些“神藥”未經藥品監(jiān)管部門審批,未經臨床驗證,安全隱患很大。
“大頭娃娃”事件曝光 不少“消”字號護膚品含激素
1月7日,微博測評博主“老爸評測”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視頻顯示,五個月大的“柚子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后,出現“大頭娃娃”癥狀,如發(fā)育遲緩、臉部腫大等。
據“柚子寶寶”家屬介紹,發(fā)現孩子癥狀后,帶孩子到南京兒童醫(yī)院進行檢查;醫(yī)生建議停用嬰兒霜后,孩子癥狀出現好轉。
由于個人不能送檢,其家人聯系了杭州老爸評測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將“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及同廠家的另一款嬰兒霜“開心森林”送給專業(yè)機構檢測,結果顯示,兩款產品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據了解,涉事面霜是由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公司生產的,使用的是“(閩)衛(wèi)消證字”許可證號;說明書上不但未標明激素,還寫著“可用于日常護理”。根據國家規(guī)定,“消”字號產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等物質。
8日,“新華視點”記者實地暗訪位于福建漳州的涉事企業(yè)。這家企業(yè)位于當地一個工業(yè)園的三樓,占地約800平方米,包括生產、凈化、包裝等車間,地點較為隱蔽,周邊居民都不知道該企業(yè)的存在。
據漳州市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所長湯錦升介紹,涉事企業(yè)于2017年4月注冊成立,6月取得福建省衛(wèi)健委審批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yè)衛(wèi)生許可證號。該企業(yè)職工共5人,其中專業(yè)技術人員3人。
湯錦升說,現場查看該企業(yè)生產清單和銷售清單發(fā)現,涉事的兩款產品分別生產于2020年3月和9月,兩批次共1200瓶,都是訂單式發(fā)貨,銷往江蘇宿遷和連云港。
企業(yè)合伙人之一胡某8日曾對記者表示,“出現問題有可能是使用其他產品造成的,至于激素成分超標,要看是否是權威機構檢測的結果。”對此,杭州老爸評測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測評實驗室是國際公認的檢測機構。
漳州方面回應稱,當地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對現場查見的留樣樣品、產品包裝材料等進行取樣留置,9日已聯系廈門海關綜合檢驗中心開展涉事產品激素含量檢測工作;對流入市面的產品,正持續(xù)跟蹤下架召回進度,待寄回后同步進行檢測,相關信息將及時公開。
丁香醫(yī)生診所兒科醫(yī)生莊睿丹說,氯倍他索丙酸酯這種外用糖皮質激素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不良反應,如果是強效價激素大量、長期應用,確實有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不良反應,但這個劑量要求非常大。從目前微博博主展示的視頻內容來看,還不能完全確認是嬰兒護膚品導致的問題。
這一事件讓“消”字號嬰兒護膚品質量安全問題浮出水面。在母嬰商店、藥房及電商平臺上,“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神夫草”“寶寶濕疹膏”等“消”字號嬰兒護膚品隨處可見。有的產品在電商平臺上評價就有好幾千條,而且“好評如潮”。
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慶西南醫(yī)院)皮膚科副主任楊希川說,“消”字號產品被頻頻發(fā)現違規(guī)添加強效激素、抗生素等。所謂“消”字號其實是消毒產品,根據相關規(guī)定,這類產品不能宣傳具有醫(yī)療效果。而一般用于治療的藥品,標注的應該是“國藥準”字號。
一家專業(yè)做護膚品成分查詢的平臺“美麗修行”提供的一份檢測報告顯示,他們從某電商平臺采購了8款熱賣的宣稱“純天然”可治療濕疹的寶寶霜,其中6款為“消”字號,2款為“妝”字號;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SGS檢測,結果顯示,這8款產品中有4款明確含有激素,2款檢測到激素,但無法檢測出具體含量。
據報告,例如,苗疆域草嬰兒紫草軟膏檢測出476.6mg/kg地塞米松醋酸酯、11.6mg/kg地塞米松等,地塞米松醋酸酯含量和藥膏劑量相當。
成本低售價高 審批容易監(jiān)管缺位
由于添加激素后見效快,部分“消”字號產品采取高定價策略。記者調查了解,此次涉事的嬰兒抑菌霜出廠價才4元,但到消費者手中售價達70多元。
莊睿丹接診到不少初為人母的媽媽帶著孩子來看皮膚病。“她們有些會使用這些‘消’字號產品。這些產品一般不直接說可以治療什么,往往在文字上打擦邊球,引導家長認為這些產品對某些皮膚癥狀是有效的。”
業(yè)內人士指出,“消”字號產品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是因為審批容易。“‘消’字號產品的許可認證審批由地方衛(wèi)生健康部門執(zhí)行,時間一般僅需1個月,檢測指標主要是它的殺菌作用。而‘國藥準’字號由國家藥品監(jiān)管部門審批,要經過一系列藥理、病理、副作用、臨床驗證等方面的測試、驗證,確保安全有效后才有機會獲準上市,整個過程往往需要5到10年。”楊希川說。
這就給了一些“消”字號產品“掛羊頭賣狗肉”的空間。一方面,由于這些產品不是藥品,生產和流通過程沒有嚴格要求,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市面上這類產品太多,被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抽檢到的風險很小。部分商家為了突出所謂的療效,非法添加違禁激素成分,炮制出所謂的“秘方”噱頭。
記者發(fā)現,不少生產廠商會對產品說明進行模糊處理,有的還把“消”字號批號印得比較隱蔽,盡量不讓人注意;大部分消費者并不太了解藥品、化妝品、消毒品的區(qū)別,購買時也不太留意批號對應的產品性質。
“一旦消費者被所謂的‘療效’蠱惑,自行購買了這些產品,不僅可能對人身安全造成傷害,而且維權也比較困難。”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說。
加強監(jiān)管 嚴格“消”字號產品適用類型
多位兒科醫(yī)生、專家表示,所謂的“消”字號、“衛(wèi)”字號外用消毒或衛(wèi)生用品,不具備相應的治療功能,卻通過社交平臺虛假宣傳、大肆銷售,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生命健康權,亟待引起社會各方關注。
更糟糕的是,很多產品是供嬰幼兒使用的,為迎合家長們不愿使用激素藥品的心理,一些產品在宣傳時聲稱“純天然”“純中藥”“無激素”,同時又昧心地添加了激素,對嬰幼兒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有兒科醫(yī)生認為,應進一步嚴格“消”字號產品的適用類型,用于人體皮膚、黏膜的消毒劑,應按藥品進行管理,統一納入藥品監(jiān)管部門審批和監(jiān)管。
陳音江表示,杜絕此類違規(guī)問題,關鍵還是要對癥下藥。商家之所以虛假宣傳和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目的就是為了牟取更多非法利益。所以,一旦查清商家確實存在違法行為,不僅要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而且要依法對其進行行政罰款、停業(yè)整頓、吊銷執(zhí)照等處罰,讓違法者得不償失。
莊睿丹說,了解濕疹、紅屁股等皮膚癥狀的治療原理后就會發(fā)現,其實一些弱效的激素藥配上保濕霜,就能很好地處理濕疹。“我們希望多做一些科普,讓媽媽們了解病情的原理,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