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消費 >

中國消費者延遲消費的意愿略有下降

北京青年報 | 2019-08-01 10:31:49

7月31日,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fā)布《2019 年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調查簡要報告》。

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延遲消費的意愿略有下降(或更加傾向于即時消費),其中全日制學生延遲消費的意愿最低,同時大家在應對意外開支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全國調查樣本18600個

據悉,這是央行第二次全面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問卷調查,全國共18600個樣本。此項調查涵蓋了金融產品認知與選擇、財務規(guī)劃、儲蓄與物價、銀行卡管理、反假貨幣、貸款常識、信用管理、投資理財、保險知識、金融教育和消費者基本情況等十一部分內容,從消費者態(tài)度、行為、知識和技能等多角度綜合定性分析我國消費者的金融素養(yǎng)情況。

全日制學生最愛即時消費

從消費者態(tài)度看,消費者在金融態(tài)度方面的整體情況較好,大多數群體能夠意識到金融知識普及和在校園開展金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重視個人信用;延遲消費的意愿則略有下降(或更加傾向于即時消費),其中全日制學生延遲消費的意愿最低。

從消費者行為看,整體上消費者在金融行為上有待加強,在閱讀合同條款、為小孩上學儲蓄、使用ATM 時的密碼保護行為方面有較好的表現;在家庭開支的規(guī)劃和執(zhí)行、對賬單的理解、信用卡還款方面的行為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應對意外開支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當詢問消費者如果下個月有一筆約等于三個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是否能全額支付這筆費用時,調查結果有35.40%的消費者選擇了“完全可以”,39.76%的消費者選擇了“或許可以”,19.11%的消費者選擇了“可能拿不出”,有5.72%的消費者選擇了“肯定拿不出”。與2017 年相比,消費者在應對意外支出方面有所改善,整體上完全能夠應對三個月意外支出的比例提高了1.34%,但總體仍存在明顯不足。

五大因素與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顯著相關

從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看,消費者整體上對金融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在銀行卡、儲蓄、信用知識方面的正確率較高,均超過60%;在貸款、投資、保險等方面的知識水平有待提高,不同群體對各類金融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著較大差異。

從消費者金融技能看,整體上消費者在理解金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產品風險和收益、假幣處理方面的掌握情況相對較好,在辨別非法投資產品和渠道、比較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有一定的掌握;而在冠字號碼功能、銀行卡使用方面還需要加強,對新版人民幣防偽特征的掌握水平需要提高。

從消費者對金融知識的需求情況看,消費者最感興趣的五大類金融知識依次是銀行卡(包括借記卡和信用卡)、銀行理財產品、住房貸款、基金股票投資、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服務。

從人口統(tǒng)計特征看,不同群體的消費者在金融態(tài)度、金融知識、金融行為、金融技能和金融知識需求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

另一方面,調查報告通過構建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指數得出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得分。結果顯示,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指數平均分為64.77,中位數為67.96,標準差為17.01,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指數近似服從正態(tài)分布。

與2017年相比,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整體上稍有提升。教育、收入、地域、年齡和職業(yè)五個因素與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得分顯著相關,性別對金融素養(yǎng)得分的影響有限。

通過本次調查,央行得出如下結論:一是應當持續(xù)跟蹤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的變化,為金融教育工作的統(tǒng)籌開展提供重要依據;二是要繼續(xù)關注重點人群和區(qū)域的金融素養(yǎng)水平,結合群體特性開展適宜的金融教育活動,著重提升消費者的金融知識和技能,改善消費者的金融行為;三是要積極應對數字技術帶來的挑戰(zhàn),利用數字技術的優(yōu)良特性,開發(fā)更多與數字時代和人口結構變化相適應的金融教育工具。(文/本報記者 程婕)

  • 標簽:消費意愿

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