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 熱點 >

環(huán)球簡訊:重肝會新觀點:陳煜教授團隊提出基于起病表現(xiàn)和動態(tài)轉歸兩種肝衰竭臨床分型新標準

國際肝病 | 2023-06-20 10:23:17

編者按


(相關資料圖)

2023年6月17日,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陳煜教授在第十二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首次結合現(xiàn)今東西方學者對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疾病的定義和臨床特征的認識,從新的視角,提出了基于起病時肝內、外器官衰竭特征的ACLF臨床分型和基于臨床轉歸的動態(tài)ACLF臨床分型。

基于起病時肝內、外器官衰竭為特征的ACLF臨床分型

可分為I型ACLF:慢性肝病基礎上的肝臟功能衰竭;II型ACLF:慢性肝病基礎肝臟急性失代償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

該學術觀點認為:I型ACLF為慢性肝?。ǜ斡不蚍歉斡不┗A上的急性肝損傷,起病時單一肝臟器官衰竭為首發(fā)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黃疸和凝血功能障礙,肝外器官衰竭可在ACLF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肝外器官衰竭不是診斷ACLF的必備條件。疾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估可采用MELD、MELD -Na、AARC評分,病程中發(fā)展為多臟器損傷時,采用MELD-Na聯(lián)合EASL-CLIF-SOFA評分(或EASL-CLIF C ACLF分級)評估肝移植的緊迫性。I型ACLF接近亞太肝病學會(APASL)和中國2018版《肝衰竭診治指南》ACLF的診斷標準,更符合中國的ACLF疾病特征,相當一部分患者具有潛在的可逆性。

II型ACLF多為代償性或失代償性肝硬化,少數(shù)為非肝硬化慢性肝病基礎上肝功能急性失代償,表現(xiàn)為血清膽紅素升高、INR 延長和肝硬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強調起病時1周內伴隨肝臟和至少1種肝外器官衰竭。疾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估可以聯(lián)合應用多種評分,如MELD、MELD -Na、CLIF -SOFA和NACSELD器官衰竭評分。II型ACLF更傾向于應用EASL-CLIF-SOFA評分(或EASL-CLIF C-ACLF分級)來評估肝移植緊迫性。II型ACLF更接近于歐洲肝病學會-慢性肝衰竭(EASL-CLIF)聯(lián)盟和北美終末期肝病研究聯(lián)盟(NACSELD) 的診斷標準。

基于臨床轉歸的動態(tài)ACLF臨床分型

可分為A型:快速進展型;B型:快速恢復型,C型:緩慢進展型;D型:緩慢恢復型;E型:緩慢持續(xù)型。

A型:病情進展快,應緊急或優(yōu)先考慮肝移植。人工肝治療的效果可能較差或者沒有人工肝干預的時機。

B型:不需要肝移植??赡懿恍枰M行人工肝治療或較少次數(shù)的人工肝治療即可恢復。

C型:可進入肝移植隊列,等待或擇期肝移植。人工肝治療的次數(shù)較多,但效果可能不理想,應爭取延長生存時間,使其成功過渡到肝移植。

D、E型:應加強內科、人工肝和營養(yǎng)支持治療,促進肝臟再生,避免急于行肝移植。人工肝治療效果好,治療次數(shù)不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較多的治療次數(shù)。

該臨床分型的臨床價值和意義在于:用臨床關鍵的常用指標,進行量化,簡便易行,實用性。有利于預后的判斷預后和評估肝移植的緊迫性、人工肝治療頻次和療效。

新型ACLF疾病臨床分型的提出有利于東西方學者對ACLF認知縮小分歧,對各種病因和特征的ACLF更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兩種分型方法的結合,即結合起病和動態(tài)轉歸的臨床分型,對臨床醫(yī)生制定ACLF科學的診療方案,臨床管理路徑和及時判斷疾病預后轉歸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價值。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wǎng),商業(yè)門戶網(wǎng)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yè)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