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云南政協(xié)報社」可快速關(guān)注
即使沉默 也千言萬語
在父親去世五年后,土家族作家向迅用一本散文新著《與父親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給遠去的父親寄去一份深沉的思念。他選取父親生命中幾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用樸實無華并且富有節(jié)制的語言,寫成六篇散文:《鼠患之年》《九月永存》《獨角獸》《巴別塔》《時間城堡》和《無名之輩》,分別書寫了父親在童年、饑困時、病重后的生活瑣事和生命狀態(tài),既是一部真情飽滿的心靈祭曲,同時又是一本充滿中國式父親刻畫的深情之書。
在此之前,我曾零星地讀過向迅的一些散文和詩歌作品,印象中他雖然不是前衛(wèi)的作家,但作為一個年輕有為的80后,他憑借《誰還能衣錦還鄉(xiāng)》《寄居者筆記》《鄂西筆記》《斯卡布羅集市》等大量作品,先后問鼎“林語堂散文獎”“冰心兒童文學獎”“金陵文學獎”和“三毛散文獎”等多種榮譽,無不展現(xiàn)他獨有的文學特質(zhì),以及對現(xiàn)代散文創(chuàng)作孜孜以求的探索。然而面對自己的父親,他卻一改以往的文風,以平淡而樸素的筆調(diào)娓娓講述:“我渴望寫出不一樣的父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一位不加美化和修飾的父親如實地寫進文章里?!被谶@樣的創(chuàng)作目的,所以他在自序中便開誠布公地寫道:“我所熟悉的那位父親,是一個出了名的直性子和暴脾氣,不會花言巧語,更不會虛與委蛇,與人理論,八成會擦槍走火。在母親面前,他極少表現(xiàn)出作為丈夫的溫柔;在我們兄妹面前,他也極少表現(xiàn)出一位父親應該具備的耐心?!庇谑撬宰顦銓崯o華的書寫,用心靈深處那些揮之不去的親情記憶,給人展現(xiàn)出了一個真實的、豐滿的、有血有肉的父親,同時展現(xiàn)了一位中國農(nóng)民父親的坎坷命運與精神秘史。
【資料圖】
翻開這本《與父親書》,首先讓我感嘆的是作家慧心獨具的行文結(jié)構(gòu)和創(chuàng)作風格。向迅用一些富于象征意義和隱喻的題目,向我們展現(xiàn)了那些與父親有關(guān)的年代和生活細節(jié)。開篇的《鼠患之年》,既是對一段艱難時世的描寫,同時也用大量的回憶細節(jié),再現(xiàn)了一個勇猛、高大、剛強的父親形象,一個能把幾畝薄地種滿玉米、土豆和西紅柿的父親;一個能把一條鉆入墻角捕食老鼠而不能動彈的大蛇拯救出來的父親;一個把整個家庭的生計扛在肩上、走遍中國大地的打工父親;一個在母親被人欺負時,可以把喊出他的名字就能把人震住的父親。而恰恰是這樣富有匠心的鋪排,為后面的悲劇預制了懸念。
《九月永存》,是“我”帶父親到省城醫(yī)院看病的過程。醫(yī)院內(nèi)外,許多清晰的場景,再現(xiàn)了“我”和家人、特別是父親在突發(fā)的疾病面前不同的心理狀況,父親無時不在的恐懼、僥幸、擔憂、暴怒、無辜和無奈,以及他對疾病、醫(yī)藥和醫(yī)生的有形有形的反抗,無不是對一個父親真實而細膩的刻畫。而作家在帶父親看病之余,細致地寫到帶他上動物園、上豪華酒店吃飯、買一身得體的衣服等等。再回過頭來去看前文中那個有血有肉的父親,為了家庭的圓滿幸福始終甘守清貧、奔波、節(jié)儉和勞累,于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個突如其來的疾病災難,帶給人的竟是怎樣一種悲痛和感傷?在此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極度的心理矛盾,特別是對父親稍稍表現(xiàn)出的嫌棄和自私,更像是一部源自內(nèi)心的懺悔錄。
《獨角獸》,敘寫父親在經(jīng)過幾次化療后回到故鄉(xiāng),獨自面對病痛折磨的孤苦?!栋蛣e塔》,像是一個生動的隱喻,也是一段特別的回憶,父親和母親無時無刻的爭斗,甚至還相互猜疑、分居,但正所謂患難夫妻,讓他們在面對病痛和災難時,才會將最真實的自己展現(xiàn)給對方。比如父親在醫(yī)生和兒女面前處處隱忍,卻在和妻子通電話時,毫無征兆地把所有的暴怒一起發(fā)泄出來;而母親則在父親彌留之際,總守在離他最近的地方睡覺;在他去世之后,面對親友們許多勸她另嫁的建議,她卻甘心寡居,其中的真情不禁讓人動容。《時間城堡》和《無名之輩》,是對父親生活的時代和生活環(huán)境,以及同齡人的生活狀態(tài)的真實記錄,那些血濃于水的真情故事,更像是一段生動家庭秘史和鄂西土家地域史。
作家渴望用手中的筆把父親最真實的一面體現(xiàn)出來,所以他這樣寫道:“我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父親的記憶會越來越模糊。我要通過書寫的方式,讓父親活著,讓他逐漸模糊的形象重新變得清晰起來。這既是我理解父親的方式,也是我懷念父親的方式。”正所謂情到深處自然濃,縱是最樸實平淡的講述,字字句句,無不讓人感到真實、疼痛、不舍,以及內(nèi)心深處的難以名狀。
“文苑熱土”投稿郵箱:1779344140@qq.com
主編:孫曉荔
審稿:張瑩瑩
二審: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