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39歲的鵬程校長又在抖音上火了一把。
“妞妞干啥呢?”視頻中,鵬程校長用手機拍攝了一位叫妞妞的學生。在教室里用餐的妞妞,將自己不舍得吃的雞腿和橙子裝進透明塑料袋,留給媽媽吃。鏡頭在妞妞面前的幾秒間,她羞澀的笑容逐漸消失,眼睛閃爍淚光。
妞妞視頻發(fā)酵后,多家媒體轉發(fā)視頻。熱點也由“女孩舍不得吃雞腿帶回家給媽媽”擴散至“雞腿姑娘背后的80后白發(fā)校長”。鵬程校長,真名張鵬程,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清集鎮(zhèn)二郎廟小學的校長。早年打過幾年工,后從事農村教育11年。
目前,二郎廟小學有90個孩子、8名老師,80%學生是留守兒童。為防止突發(fā)事件,張鵬程與妻子住在學校,距離家不過百米,卻基本沒回過家。他親歷了一個鄉(xiāng)村公辦小學的艱難,為辦學甚至自己借貸十幾萬元,“信用卡刷到還不上”。
最不像校長的校長
“我覺得我是最不像校長的校長。”張鵬程說。
在學校,張鵬程一人擔任英語老師、數(shù)學老師、體育老師。他的辦公椅,用了十幾年,破損嚴重,露出了淺黃色海綿,用來補洞的透明膠帶都要脫落了。衣服是剛上班時買的,穿了十年多,后頸處是明顯的布料針織線磨損的痕跡。
張鵬程與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游戲
二郎廟小學是他的母校,自己的啟蒙老師在此教書育人一生,后來和張鵬程成為同事。起初,幼兒園只有十幾位學生,無法提供校車,只能就近招生。為了保留、振興母校,張鵬程決定留住更多生源,他牽頭申請公辦幼兒園,自己墊付十四萬元支持學校軟硬件改造。也因此,他基本沒見過自己的工資。“直接網上就還信用卡了。”
最難的時候,學校建設、孩子們的吃喝拉撒、幼兒園老師的工資,幾項開支讓張鵬程“信用卡刷到還不上”。1982年出生,39歲的張鵬程,白發(fā)已經過于明顯。網友說,這不像82年的,像62年、72年的。孩子們甚至叫他“校長爺爺”。
2020年底,鵬程校長加入了字節(jié)跳動公益發(fā)起的“聲量計劃”(通過培訓、流量扶持等方式,支持原生公益創(chuàng)作者通過抖音、今日頭條等平臺傳播公益聲音),在抖音上記錄真實、有趣、感人的教學片段和學生生活。妞妞是這幾天張鵬程捕捉的視頻主角——懂得家里給姐姐看病花了很多錢,媽媽好久沒有吃肉,把最好的留給媽媽吃。
張鵬程將很多這樣的瞬間收錄進十幾秒、幾十秒的短視頻,那就是最真實的鄉(xiāng)村學校生活。課間,孩子們圍在他的前后左右,拽著他不讓他做其他事情。張鵬程太了解孩子們了,“(拽著我是)晚上的水果想要提前吃掉”。孩子們喜歡吃水果,張鵬程就變著花樣采購水果。“留給媽媽吃”、“留給哥哥吃”、這是孩子們經常說的話。
學校的飯比家里的好吃。很多孩子會問,“校長什么時候給我們做蝦?”張鵬程每次做蝦,都是孩子們的幸福時刻。個別孩子會吃掉蝦皮,甚至連蝦頭也吃掉。每個孩子的午餐,國家會補貼4元。但是,這還不夠,張鵬程需要自己想辦法。
留守兒童的燈塔
上一次“走紅”,是今年2月9日。鵬程校長在抖音發(fā)布“用39歲白發(fā)換留守兒童幸福”視頻登上熱榜。視頻中,張鵬程和小學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引來11.6萬點贊。648條評論中,有一條是張鵬程的學生留言,“啊,這不是我以前的校長嗎?我是張舒月還記得嗎?”
這是張鵬程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學生走出校園、長大成人,而張鵬程還在二郎廟小學教書育人。他與學校有著別樣的“緣分”。2012年,他正式編入二郎廟小學。中間被調任到兩所鄉(xiāng)村留守兒童學校,2018年,機緣巧合,他又回到二郎廟小學擔任校長。
當時學校瀕臨撤并,只有不到30個學生,教師奇缺。家長擔憂學校的留存,也不信任學校和教師,紛紛轉學或帶著孩子到打工所在的城市。張鵬程不忍看到自己的母校被撤,牽頭抓教師管理。同時,想辦法擴招生源,墊付資金,改造校舍,將空教室做廚房、餐廳。
他將教學樓改造為宿舍,開啟學校寄宿制。但是,第一年,沒有女同事住校,只開放了男生宿舍。一開始妻子覺得張鵬程傻。直到看到學生情況和鄉(xiāng)村學?,F(xiàn)狀,原本打工的妻子說,“我不出去打工了,陪你干這事兒吧”。妻子到二郎廟小學料理學校事務,幫助學校開放了女生宿舍。
張鵬程不僅是校長,也是孩子們的燈塔。學校學生基本是留守或者單親兒童,甚至有特殊兒童,大多數(shù)都是跟爺爺奶奶生活,老人家們都七十多歲了,隔代教育,難以給予孩子支持和精神感染。張鵬程和其他學校老師需要花費非常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照顧孩子。
有一次,兩個學生吃蘋果時嬉戲打鬧,其中一位噎到了氣管,發(fā)生窒息事件。張鵬程馬上運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孩子。夫妻倆決定與學生們同吃同住,雖然家和學校不過百米,他們也極少回去。如果有事,都是父母來學校,哪怕學生雙休日放假,夫妻依舊堅守學校。
夫妻倆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和他們一起住校,另一個在當?shù)刈x初中,基本見不上面。這么難,為什么還堅持?張鵬程被問到哽咽說:“農村的孩子,總有人要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