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航
觀察家網(wǎng) > 每日推薦 >

每日速看!“好家長”什么樣,最有發(fā)言權的是孩子

中國婦女報 | 2023-05-13 16:56:07

評價我們是不是一個好父母,來自三個層面:孩子的評價、自我的評價、他人的評價。而對這件事最有發(fā)言權的是孩子,其次是自己,最后才是別人。但現(xiàn)實中,我們經(jīng)常把這個順序搞反了,搞成了他人評價>自我評價>孩子評價。而當我們一旦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活在自己的恐懼之中,就把割韭菜的菜刀親手遞給了別人。

■ 高琳

如果你問100個家長,想不想成為一個“好家長”,估計都會說“想”。但如果你再問,如何定義一個“好家長”?估計100個人有100個答案。


【資料圖】

家長孫空空質(zhì)疑“香港游學”引熱議

最近網(wǎng)紅博主孫空空的發(fā)聲引起眾多關注。孫空空的女兒9歲,在一家私立寄宿制學校上學,學費一年8萬元。不久前學校在家長群發(fā)了《致家長的一封信》,總結起來就兩字:交錢。原來學校要組織一次為期5天的香港游學,也就是所謂的研學。首先,研學的主題叫“學生領袖素質(zhì)訓練課程”。內(nèi)容包括香港領袖素質(zhì)課程、香港人文素質(zhì)課程、香港科技課程。什么科目都加了“香港”,至于學什么、誰來教,一概不知。其中說得最清楚的,就是去香港迪士尼樂園玩。但是一算就知道,香港迪士尼樂園兒童票320港幣,5天4夜游也只需要3000多元,而家長要交將近6000元。

其次,這個活動的本質(zhì),是強制參加。游學活動的參與對象是3、4年級的全體學生。也就是說,如果有的學生不參加這次活動,在學校里是沒人給他們上課的。誰來照顧那些不去活動的孩子呢?耽誤的學業(yè),又該怎么辦呢?信上都沒告知。所以孫空空說,這哪里是信,就是一封繳費通知。

另外,這封信還有不少“霸王條款”。比如協(xié)議中提到甲方(學生和監(jiān)護人)需要承擔多項義務,其中有的段落翻譯過來就是一句話: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丟了,跟學校和舉辦公司無關,甚至家長還可能要賠償因此帶給對方的損失。這只是最奇葩的幾條,剩下的還有什么不準學生帶手機去,家長沒法和孩子進行及時交流;封信里有四個收款碼,其中兩個是個人收款碼……諸如此類的問題,孫空空一共列舉了12條,希望學校給個答復。在他拍攝視頻的時候,這封信如石沉大海,無人回應……

這件事讓很多人匪夷所思的地方還不是學校的態(tài)度,而是某些家長的反應。在孫空空給學校寫信之前,他先在家長群里發(fā)出了質(zhì)疑,但幾乎沒有家長發(fā)聲。倒是兩位家委會成員家長“勇敢”地站出來表示:他們對學校的這次活動沒有疑慮。一位家長讓孫空空有問題找老師私聊,不要“擾亂群秩序”。另一位家長發(fā)了一大串文字,看似是在勸慰孫空空。

家長和學校有利益沖突,互相溝通、解決問題很正常。家委會是什么?就是家長和老師、學校溝通的橋梁。但這些家長的做派,感覺只是在幫學校說話。

說實話,這也是我觀察到的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很多家長,無論社會地位、認知水平多高,在面對學校、老師的時候,往往都會進入兩種狀態(tài):一類像家委會的那兩位家長,對于學校、老師全力擁護,把“顧全大局”掛在嘴邊。另一種就像剩下的家長,沉默不語,仿佛把頭埋在土里,就可以讓事情過去。這兩種狀態(tài)有一點很相同:對于自己的合法利益不敢爭、不敢講。

拼命做“好家長”,父母最深的恐懼

如今,擔心自己不是好爸爸、好媽媽,是每個父母最深層的恐懼??墒丘B(yǎng)孩子不像買衣服,效果好不好,穿身上馬上就能看出來。教育至少得把孩子培養(yǎng)到成年,才能有個大概的答案。而且最扎心的是,就算是公式對了,所有的數(shù)也都對了,答案也不一定對,因為還有運氣的成分。

每個家長能做的,就是拼盡全力,把自己能給的都給了,能做的都做了,期待有個好結果——價格被炒上天的學區(qū)房,咬牙買了;花樣繁多的課外實驗班,努力報了;學校要收取的各種費用,閉眼交了……嘴上說,這么做都是“為了孩子”,而內(nèi)心里是,這么做才不會后悔。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沉默不語的家長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誰想因為和學校發(fā)生沖突,導致孩子被穿小鞋呢?有些委屈,忍忍就過去,還是算了吧……

我兒子現(xiàn)在18歲,作為一個媽媽,這種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的自我懷疑,伴隨了我18年,時好時壞,時有時無,但從未消失。即便是現(xiàn)在,他早就遠走高飛上大學了,我也已經(jīng)無法對他產(chǎn)生任何影響了,我還會為過去沒做好什么而后悔。

我時常想,要是當初幫他補補數(shù)學,是不是現(xiàn)在他就不會那么不喜歡數(shù)學?當初他想要放棄游泳隊時,我是不是應該堅持而不是隨了他?所有這些無意義的反芻都是為了在心里反復驗證,“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媽媽”。我以為就只有當媽的是這樣,但我發(fā)現(xiàn),我老公也有類似的焦慮。

最近他在和兒子每周一次的視頻通話中,就問兒子:“有什么是你希望爸爸媽媽早一點教會你的?”兒子說:“時間管理,還有更有條理性吧,這些應該在我還沒有自我意識之前就灌輸給我……”的確,上了大學之后,兒子突然發(fā)現(xiàn)沒有老師、家長的監(jiān)督,他很多作業(yè)都是拖到最后一分鐘才開始做。懶得打掃,宿舍里也是亂成了豬圈……這些讓當爸爸的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令人欣慰的是,兒子安慰他爸說:“你當然是個好爸爸,因為你總是陪我一起玩。”

我老公的教育觀:允許孩子做自己。在我們做父母的眼中,如果我們沒有竭盡全力讓孩子上好大學、沒有找到好工作,自己就不是一個稱職的父母;但是對于一個18歲的孩子來說,父母能夠多陪陪他們,能夠允許他們做自己,就是“好”的父母。

所以說到底,評價我們是不是一個好父母,來自三個層面:孩子的評價、自我的評價、他人的評價。而對這件事最有發(fā)言權的是孩子,其次是自己,最后才是別人。但在現(xiàn)實中,我們經(jīng)常把這個順序搞反了,搞成了他人評價>自我評價>孩子評價。而當我們一旦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活在自己的恐懼之中,就把割韭菜的菜刀親手遞給了別人。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藝術品,值得父母用愛來雕刻。做父母最難的一點就在于,我們今天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然而卻沒有正確答案讓我們照抄,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所以每個父母都在竭盡全力地試圖做好每一個選擇,從選學校到選課外班。但也許有時候,我們需要問問自己:“這個選擇,到底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如果是后者,也許需要改變和成長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畢竟,孩子是照片,父母才是底片。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wǎng),商業(yè)門戶網(wǎng)站,新聞,專題,財經(jīng),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yè),消費,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nèi),健康,產(chǎn)業(yè)資訊,房產(chǎn),體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