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整改高息存款
近兩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銀行App存款產品時注意到,很多中小銀行存款產品數(shù)量驟減,且有大量存款產品顯示售罄。
2月23日,某中小型銀行相關業(yè)務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春節(jié)前,2021年2月4日,央行召開加強存款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加強存款管理工作后,各地監(jiān)管迅速轉達會議要求,全國性和地方性銀行按存款基準利率相應的上浮約束當天就執(zhí)行整改,可以發(fā)現(xiàn)動作快的銀行利率過高等不合規(guī)產品能下架(停售)的都立即叫停了。”
他進一步表示,該行超過央行存款基準利率上浮上限的存款產品和不符合規(guī)范的周期付息型存款正在進行全面整改,相關產品目前已經停售,顯示沒有額度,而根據(jù)最新利率要求調整的產品將在最近兩日重新上線,后續(xù)也不會再有利息比較高的產品。
按照上述人士的說法,央行春節(jié)前已經給接下來的存款整頓工作作出定調和部署,因而近期存款市場正悄然發(fā)生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細看2月4日,央行官網披露的存款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不足400字的公告,主要強調了三方面內容,即約束利率、地方法人銀行不得異地攬儲、整改不規(guī)范存款創(chuàng)新產品。
具體來看,一是存款市場競爭秩序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存款基準利率作為整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要長期保留。這意味著各行存款產品年化利率只能在央行存款基準利率基礎的一定范圍內上浮。
目前,央行執(zhí)行的存款基準利率為:活期利率0.35%,三個月期利率1.1%,半年期利率1.3%,一年期利率1.5%,兩年期利率2.1%,三年期利率2.75%。在此基礎上,不同類型的銀行根據(jù)自律要求在一定范圍內調節(jié)上浮利率。央行曾經披露,央行對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按基準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也就意味著一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在基準利率基礎上的上浮上限是50%,最高利率也僅有2.25%。
二是督促地方法人銀行回歸服務當?shù)氐谋驹?,不得以各種方式開辦異地存款。央行2月8日發(fā)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強調了這一點,禁止地方法人銀行通過第三方互聯(lián)網平臺、自身手機銀行等各種渠道開辦異地存款。
有銀行業(yè)知情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央行上述會議后也明確,民營銀行中的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億聯(lián)銀行以及直銷銀行中的百信銀行,共5家銀行展業(yè)范圍不受空間限制,豁免適用跨區(qū)域經營規(guī)定,但同時存款利率上限也對標全國性銀行。
三是繼續(xù)加強對不規(guī)范存款創(chuàng)新產品的監(jiān)測管理,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央行在《報告》中,明確點名了幾種不規(guī)范存款“創(chuàng)新”產品,并督促整改。其中指出,活期存款靠檔計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和周期付息等所謂“創(chuàng)新”產品實際利率水平明顯超出同期限存款利率,且違反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等規(guī)定。這也是首次明確周期付息存款產品違規(guī)。
周期付息產品退場
而在央行定調違規(guī)后,關于周期付息存款產品的整改風暴正席卷而來。
所謂“周期付息”存款產品,即客戶存款滿一個周期后,銀行就按照約定的利率為這一周期付息。如果未滿一個周期,則按照活期存款計息。目前市面上的周期付息產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品滿足一定周期,利息兌付時就可以本金連帶滿期年化利率水平計算的利息全部支取,比如存一年可享五年滿期利率。第二種是存本取息,不取本金的情況下按周期付息,若提前支取則全部按活期計息,前期已發(fā)放的利息從本金里回扣。
周期付息產品此前在中小銀行中頗為流行,且這類產品利率較一般的定期存款產品普遍更高。比如有銀行五年期產品滿一年提前支取最高能拿到年化4.875%水平的利息。多位業(yè)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果本息皆可按周期取出,則與之前被叫停的“靠檔計息”無本質差別,存在變相“高息攬儲”之嫌,還會引起商業(yè)銀行負債端的不穩(wěn)定,形成期限錯配,造成流動性問題。
目前來看,在監(jiān)管沒明令禁止前有銀行針對這種產品在限售“試探”,也有銀行已經全部停售該類產品。2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眾邦銀行手機銀行中的周期付息“眾惠存”產品顯示“售罄”后,曾展示了類似的“創(chuàng)新”產品——“多幫利”系列產品,以“多幫利”6個月產品為例,該產品年化利率4.5%,滿期五年,客戶持有不滿6個月按活期利率計息,滿6個月之后的任意時間支取均按滿期4.5%年化利率計息。該行工作人員表示,該系列產品是剛剛上線的。但2月23日,該產品就已下架匿去蹤跡,不再展示。對此,該行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稱,“目前眾邦銀行僅有定期存款產品,其余所有產品均是售罄狀態(tài)。其他產品如果昨天有應該是臨時發(fā)售了部分額度”。
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春節(jié)前已有銀行明確停售相關周期付息產品。2月4日,中關村銀行官網顯示,該行“享存”系列產品于2021年2月4日停售。該行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享存”系列產品即為一種按期付息存款系列產品,現(xiàn)在產品調整已不能購買。此外,交通銀行工作人員也曾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該行從2021年2月5日起,停售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產品及按月付息型惠享存月享版產品。
針對產品停售后對儲戶的影響,多家銀行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相關周期付息型產品售罄和停售不影響存量用戶,此前已購買的產品計息規(guī)則沒有變化。
中小銀行如何破局
“現(xiàn)在看來,監(jiān)管的思路就是政策上從控制高息攬儲切入,以此控制銀行整體吸收存款的資金成本,進而控制銀行給實體經濟的貸款價格、控制住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復蘇和增長。”銀行業(yè)資深分析人士王劍輝對北京商報記者如是說。
在本輪監(jiān)管針對銀行高息攬儲的整治行動下,銀行存款會否就此告別“高息攬儲”?
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卜振興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監(jiān)管是為了避免商業(yè)銀行競相抬高負債端成本,大打價格戰(zhàn),惡意競爭。設定存款利率上限是有效且直接避免高息攬儲的一種方式,但是高息攬儲的表現(xiàn)形式非常多樣,僅靠單一手段無法完全避免。這其實也表明了央行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更加審慎,是在一定基礎上穩(wěn)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兼顧了經濟發(fā)展與金融市場改革。
王劍輝補充指出,當前大小銀行不同金融機構的存款產品還不能反映出不同的風險特性,只要所有銀行的存款產品剛性兌付、隱性政策擔保的預期沒有顯著改善,高息攬儲依然會有存在的土壤,利率市場化過渡需要較長的過程。
目前來看,本輪整治行動下中小銀行生存空間被擠壓,存貸款遭遇“圍堵”,銀行業(yè)兩極分化態(tài)勢勢必更加顯著。
“未來商業(yè)銀行無序競爭的格局會有所轉變,集中度會有一定的提升,各類銀行功能定位將更加清晰、層次會更加分明。”在卜振興看來,隨著金融市場的改革,不同商業(yè)銀行的定位更加清晰,雖然有利于商業(yè)銀行集中度的提升,但并不意味著中小銀行就失去了發(fā)展空間,關鍵還是在于找準定位,尋找特色。
多位分析人士也指出,面臨經營轉型壓力之下,合并重組可能是中小銀行提高風險防御能力的一條破局之路。一位中小銀行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中小銀行今年應該比去年還要困難,這輪政策對大行整體利好,存貸嚴監(jiān)管之下,中小銀行生存空間受到擠壓,風險適度暴露,后續(xù)銀行兼并會成為趨勢,中小銀行要深耕當?shù)?、發(fā)揮潛力找到特色,但若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也會很積極想找到大銀行尋求被兼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