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郭廣昌一再公開否認,近萬億復星帝國“山雨欲來”的氣息仍在彌漫。
復星醫(yī)藥(600196.SH、02196.HK)、金徽酒(603919.SH)、海南礦業(yè)(601969.SH)、青島啤酒(600600.SH、00168.HK)、永安財險……始于本月初,復星系的系列“賣賣賣”罕見大動作,激發(fā)了市場好奇心。北京市管企業(yè)收到北京國資委通知梳理與復星集團的合作情況、銀行專家會談紀要等內容小范圍、快速傳播,引爆了市場對復星系風險空前關注。
起訴彭博社、嚴正聲明、報警……郭廣昌坐鎮(zhèn)指揮,將這些“中傷”復星系的輿情視作惡意造謠、做空,并做出“堅決”回應。
1992年,郭廣昌以3.8萬元起步,以地產、醫(yī)藥為核心,不斷開疆拓土。30年后的今天,復星系已是資產近萬億、覆蓋醫(yī)藥、地產、消費、能源、金融等眾多領域的全球巨無霸。鼎盛時刻,郭廣昌在全球市場實際控制19家上市公司。
9月16日晚間,一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郭廣昌及復星系是否真的危機來臨,現(xiàn)在還難以判斷。在其看來,復星系的短期風險在地產,中長期風險在海外,畢竟海外資產占了一半。
復星國際(00656.HK)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有息負債2611.18億元,半年財務費用54.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22億元。
復星系百億規(guī)模套現(xiàn),究竟是“投退平衡”,還是應對危機?
郭廣昌的創(chuàng)業(yè)往事
資本大佬郭廣昌的往事,既有平凡也有奇跡。
公開信息顯示,1967年,郭廣昌出生于浙江東陽,1985年,他考取了復旦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
1992年,是郭廣昌事業(yè)轉折點。春潮涌動,郭廣昌果斷放棄出國留學,與校友梁信軍共同出資3.8萬元創(chuàng)業(yè),成立一家小公司廣信科技咨詢公司。這一年,郭廣昌25歲,梁信軍24歲。
1993年臺灣元祖食品公司進入上海,想找專業(yè)咨詢公司為其發(fā)展出謀劃策。廣信獲得合同,賺得了第一桶金30萬元。隨后,廣信又為太陽神、樂凱膠卷等做市場調查報告。這一年,郭廣昌賺得了人生第一個百萬。
有了資金,郭廣昌開始壯大隊伍,又拉校友汪群斌、范偉、談劍入伙,組成復星“五劍客”,公司更名為“復星”。五人中,除了談劍出生于上海外,其余四人均為浙江同鄉(xiāng)。而談劍,后來成了郭廣昌的第一任妻子。
1993年6月,郭廣昌退出市場營銷,進軍地產和生物醫(yī)藥。“五劍客”中三人畢業(yè)于遺傳工程學,復星做生物制藥有天然的優(yōu)勢。
復星接手代理的為了“留學家庭”而設計的第一個樓盤少人問津。郭廣昌想辦法拿到了留學人員的詳細家庭住址,做起精準營銷。他成功了,賺得了第一個1000萬元。
1995年,復星把研究了三年的成果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推向市場,為復星賺得了第一個1億元。復星高科技公司也成為上海第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yè),這也是復星介入生物醫(yī)藥產業(yè)的第一步。
1998年7月,對郭廣昌而言,是一個新起點,改制后的復星實業(yè)更名為復星醫(yī)藥,成功登陸A股市場,募資3.5億元。復星醫(yī)藥算得上是郭廣昌的基業(yè),直到如今,仍然是復星系主力產業(yè)。
一年百萬、兩年千萬、三年一個億,郭廣昌的造富進度之快令人咂舌。隨著復星醫(yī)藥上市,郭廣昌也成了上海灘風云人物。
對接資本市場,郭廣昌很快認識到資本市場的無窮魅力,他開始思索如何將產業(yè)與資本對接,并不斷動作。
2001年,郭廣昌推動復星收購了“老八股”之一的豫園商城(現(xiàn)更名為豫園股份),這被視作其通過資本進行產業(yè)擴張的一個典型。2003年,他收購了南鋼股份,成就了中國股市第一個要約收購案。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成為復星的目標,復星的版圖也越來越大,覆蓋了醫(yī)藥、地產、鋼鐵、零售、休閑旅游、體育、礦產等諸多領域。
郭廣昌的第二個轉折之年是2007年。這一年,集眾多產業(yè)于一身的復星國際登陸港股市場,募資128億港元,成為當年香港聯(lián)交所第三大IPO。郭廣昌持股比為58%。
這一年,郭廣昌登上了福布斯2007年富豪榜,身家達362.3億元,成為上海新首富。
全球戰(zhàn)略下的狂購
除了起家的地產和醫(yī)藥,復星系的其他產業(yè)多為并購而來。郭廣昌因此被稱為資本大佬。
復星將自身的30年發(fā)展史分為四個階段,2000年之前為扎根階段,2001年至2007年為擴張,2008年至2016年為布局階段,2017年之后為深化。
長江商報記者發(fā)現(xiàn),在擴張階段,郭廣昌主要目光聚焦于國內,而在布局階段,其目光已經轉向了全球,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收購,主要涉足娛樂、銀行、保險、地產、影視等行業(yè),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洲。其中,尤以金融資產為主。
復星的國際化之旅正式始于2010年。當年,復星國際收購法國地中海俱樂部,正式宣告出海。隨后,又相繼投資收購葡萄牙保險、鼎睿再保險、美國AmeriTrust保險、美國女性時裝奢侈品牌St.John、葡萄牙醫(yī)療健康服務LuzSaude等一系列公司。
不止如此,秘魯保險公司LaPositiva、歐洲保險公司TheProsperityCompany、德國私人銀行HAL、巴西財富管理公司Guide、日本房地產私募IDERA、英國資管公司ResolutionProperty、法國資管公司PAREF等,都與郭廣昌曾經或現(xiàn)在相關。
復星醫(yī)藥的動作也不少。2016年,公司成為印度GlandPharmaLimited的控股股東。2017年,其收購歐洲老牌呼吸機企業(yè)Breas(博毅雅)。
在國際化布局過程中,復星醫(yī)藥曾提出打造美國第二總部。期間,復星系也通過出售資產及時調整海外布局。
瘋狂海外并購,郭廣昌究竟砸了多少真金白銀,目前還難以統(tǒng)計。
毫無疑問,復星系的海外資產是龐大的。根據郭廣昌的最新表述,復星現(xiàn)在有接近一半的產業(yè)和員工在海外。
2022年上半年,復星國際總資產達到8496.85億元,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828.91億元,其中海外業(yè)務收入約為387.6億元,占總營收比重達46.76%。公司在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了深度產業(yè)布局,擁有海外品牌企業(yè)48家,海外員工超4.1萬名。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高峰時段,郭廣昌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多達19家,控參股公司近40家。除A股公司外,還包括德國、巴黎泛歐、維也納、法蘭克福、孟買、澳洲、里斯本等交易所掛牌公司。
正是在國內外瘋狂收購,復星系打造了近萬億商業(yè)帝國。
不過,復星系帝國究竟是產業(yè)帝國還是投資帝國?目前,公司控參股市值接近9000億元。
轉向“賣賣賣”模式
在復星系30周年之際,郭廣昌突然轉向,由此前的瘋狂買轉向瘋狂賣。
今年9月2日,復星醫(yī)藥發(fā)布公告,控股股東復星高科擬減持不超過8008.97萬股A股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如果按9月2日收盤價40.21元/股計,頂格減持,復星高科將套現(xiàn)約32億元。
這是復星高科首次減持復星醫(yī)藥,頗為罕見,一度引發(fā)市場對復星缺錢的猜疑。
緊接著,豫園股份(600655.SH)發(fā)布公告稱,擬出售金徽酒13%股份,預計交易總價19.37億元,減持完成后,豫園股份將失去對金徽酒的控股權。后續(xù),其還將繼續(xù)減持5%股權。
豫園股份原本同時控制金徽酒、舍得酒業(yè)兩家A股白酒公司。針對本次減持,豫園股份稱,是為了解決金徽酒與舍得酒業(yè)的同業(yè)競爭。然而,兩年前,郭廣昌收購金徽酒后又耗資45.30億元抄底舍得酒業(yè)時,大談情懷,絲毫不顧及兩大酒企之間的同業(yè)競爭。
此外,年初以來,復星方面還減持了海南礦業(yè)、中山公用(000685.SZ)、泰和科技(300801.SZ)、青島啤酒、復星旅游文化(1992.HK)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其中,清倉青島啤酒H股股權套現(xiàn)41.4億港元。
永安財險也公告,“復星系”旗下機構股東正在大幅度減持其股權,持股比例將由40.68%降至14.68%。
海外方面,4月12日,復星國際宣布,集團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MiracleNova(UK)Limited作為賣方,作價7.4億美元出售MiracleNovaI(US)全部股權。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年初以來,通過減持,復星系已經及擬減持旗下公司股份的套現(xiàn)規(guī)模或超過百億元。
據時代數(shù)據(Datagoo)統(tǒng)計,2012年以來,復星對外投資勢頭兇猛,2016年全年,復星累計投資104次,對比2012年,增長幅度達593.3%。2019年、2020年復星投資的腳步略微放緩,2021年再度加快投資腳步,投資數(shù)量回升。相較以往,2022年則以“賣賣賣”為主。
“買買買”模式,是復星系帝國的本色,為何突然一改畫風?郭廣昌及復星系是真的缺錢了嗎?
復星方面回應,以資產退出充實在手現(xiàn)金,夯實流動性安全墊,適度壓降有息負債,逐年降低財務杠桿率。
三重風險不期而遇
作為曾經的四大海外并購巨頭之一,在全球經濟貿易環(huán)境日趨復雜趨勢下,郭廣昌及復星系,面臨三重風險。
其實,七年之前的2015年,郭廣昌也過了一道坎,復星集團發(fā)生人事動蕩,郭廣昌本人也曾要求協(xié)助調查。
這一次,形勢可能有所不同。這一次,復星的風波,源于彭博社的一篇關于“監(jiān)管部門要求摸底復星”報道,隨即標普下調復星國際評級。9月16日,網絡上流傳“建行-復星一對一專家訪談紀要20220915”的文件,內容涉及北京市國資委發(fā)文起因、事件的影響、復星償債意愿、可能的PlanB等。
復星方面高調反擊,郭廣昌坐鎮(zhèn)指揮。其回應為,起訴彭博社、深夜緊急辟謠、報案,嚴正聲明稱遭受惡意做空、中傷、造謠,此外,復星高層還火速拜會了北京國資委等。
市場對復星方面的反應頗為敏感,也與上述復星系的罕見減持行動有關。
問題的核心在于,復星系是否存在財務風險?
復星國際半年報顯示,至今年6月底,公司賬面貨幣資金1171.13億元,對應的短期借款1236.92億元、長期借款1374.26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為2611.18億元。上半年,公司財務費用54.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22億元。期末,其資產負債率為76.64%,為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截至2021年末,復星國際受限資產(抵質押)賬面金額為888.57億元。
根據中金公司6月底研報數(shù)據統(tǒng)計,截至2022年6月23日,復星系6家境內發(fā)債主體存續(xù)債券共53支、合計余額528.5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21支、合計197.3億元。目前,在境外存續(xù)7支美元債券,余額合計38.3億美元,3支歐元債券,余額合計12.8億歐元。
復星系的盈利能力下降。
今年上半年,復星國際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26.97億元,同比下降33.61%;復星醫(yī)藥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15.47億元,同比下降37.67%。
相較財務壓力與盈利能力下降,郭廣昌及復星系最大的風險,可能是地產及海外資產。
房地產市場尚未恢復,這將是復星系短期的風險點。歷經近30年發(fā)展,復星地產雖然在復星體系內規(guī)模不算大,但其開發(fā)的多是豪宅及寫字樓、酒店等商業(yè)資產。在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這些資產變現(xiàn)能力不強。
中長期來看,郭廣昌的最大風險還是在海外。近年來,全球貿易環(huán)境變動日趨復雜,且全球經濟呈現(xiàn)下行態(tài)勢,海外經營的壓力也將增大。
郭廣昌熱愛打太極及下圍棋,他推動復星系在全球以圍棋的“氣”、“眼”風格布局,運虛御實,動中求靜,希望復星系時刻充滿活力。
郭廣昌及復星系能順利渡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