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后,剛上小學一年級的男孩貝貝興奮地把他的文件夾夾在胳膊下,匆匆來到小區(qū),等待陸續(xù)放學回家的小朋友。每走過來一個小朋友,他都露出笑容,問:“換嗎?”然后打開文件夾,那是滿滿的一本“奧特曼卡牌”,有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有的是三維立體的,有的是透明閃亮的,有的是五彩斑斕的;有各種各樣的“級別”,從“R”(英文單詞Rare,指稀有)到“SR”(英文單詞Super Rare,指超稀有)“SSR”(英文單詞Superior Super Rare,指特級超稀有)等應有盡有。很快,不少小朋友加入他的行列,大家互相談論著新出的卡牌,時而交換一張“同級別”的卡牌。
寒假結束后,小朋友們的壓歲錢充裕了起來,手里卡牌的種類更多了。不少家長反映,卡牌甚至成為孩子們社交的必備工具?!伴_始以為這只是普通的玩具,沒想到現在孩子越來越沉迷其中,除了買卡牌,還要搞‘對戰(zhàn)’,在這方面的花費越來越多。”北京市朝陽區(qū)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劉錫告訴記者自己的苦惱。
奧特曼卡牌有多受歡迎?記者發(fā)現,這些卡牌是日本某知名影視劇的文化衍生品,卡牌上印有這部影視劇中的英雄和怪獸形象,并標注其武力值。2月27日,售賣卡牌的某公司剛剛攻城略地,在鄭州開設華北地區(qū)第二家旗艦店。在論壇上,一張“稀有”卡牌能被叫出上萬元到數十萬元的價格,甚至有“專家”出教學視頻,教家長學生通過“算法”買到高級別卡牌。
一張如撲克牌大小的卡片為何俘獲了眾多孩子的心?這種游戲沉迷有解嗎?如何讓青少年有良好、健康的收集愛好?記者走訪了購買、收集卡牌的群體。
孩子:不斷購買、不斷重復、不斷交換、不斷丟棄
誰在買卡牌?記者走進一家卡牌旗艦店,店員介紹,這里有火影忍者、葉羅麗、小馬寶莉、哈利波特等知名IP卡牌銷售,但最火爆的還是奧特曼卡牌。這些卡牌的售價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家長反映,價格越低的卡牌開出的“英雄”越少,幾乎都是怪獸等“反面人物”。店員也表示,價格越高,英雄的級別、卡牌的級別、稀有卡牌的數量就越多?!白詈玫奶籽b是當年的新年限量版,我們出完就絕版了,很有收藏價值?!钡陠T小磊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數萬元一張的卡牌都是當年我們的限量版?!?/p>
同時,限量版采取了會員制的銷售模式,有一定購買門檻。旗艦店會給會員發(fā)放購買券,憑券購買。店員表示,這是為了保證卡牌的“稀缺性”。
限制購買,勾起了孩子們“買到就是勝利”的勝負觀;與此同時,這些卡牌在大量地重復印刷。一盒卡牌有30包,每包有8張卡,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一次購買一盒。打開包裝,記者發(fā)現這240張卡里充滿了重復的人物。由于不能單獨購買想要的卡牌,很多孩子當場拆開盒子后就扔掉了一部分卡牌,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旗艦店中放置有廢卡回收桶,專門回收孩子丟棄的嶄新卡牌。店員保證,由于防疫衛(wèi)生考慮,這些丟掉的卡牌不會重新包裝售賣。那么,這些重復卡牌的命運是剛被售賣就被扔掉了。這也是不少孩子相互交換卡牌的主要原因。
商家設計了一些概率算法,而中小學生很難精確計算出如何買到合適的卡牌,只能不斷購買、不斷重復、不斷交換、不斷丟棄。
卡牌吸引青少年的原因還有一點,店員小磊告訴記者,卡牌分為收藏型和對戰(zhàn)型兩種。收藏型卡牌主要展示的是英雄人物的“級別”高低,對戰(zhàn)型則是從虛擬走向現實,每盒對戰(zhàn)型卡牌都標注著“英雄對決”的字樣,打開后有兩包卡和一張“戰(zhàn)區(qū)地圖”組成,地圖上還密密麻麻印有對戰(zhàn)規(guī)則。店員解釋:“基本的原則就是‘比大小’,比英雄人物技能強弱?!逼炫灥暧惺畮讖垖?zhàn)桌,店員告訴記者,每周會有老師現場教學,每月還會組織現場對戰(zhàn),孩子們熱情很高?!按蠖鄶凳悄泻⒆?,從四五歲到十幾歲都有,幾乎場場爆滿?!?/p>
旗艦店內滾動播放著由明星家庭代言的廣告,墻壁上有大大的光柱組成“你可以相信光”,還有英雄們的等身模型,非常吸引孩子們的眼球。
家長:從“不反對”到“有隱憂”
有多少孩子沉迷卡牌?記者隨機在某小學放學的時候做了一個統(tǒng)計,三年級某班男生或多或少都在玩?!皼]有人不玩,只是沉浸程度不一樣?!备嗬蠋煾嬖V記者。
然而,今天的中小學生家長,在自己是中小學生的時候,也曾經收集過大大小小的卡牌,有某干脆面的“水滸卡”、某品牌“三國卡”,甚至某些影視明星的周邊卡片。他們也曾彼此交換,也曾愛惜地小心收藏。因此,當今天的小學生沉迷卡牌的時候,不少家長對此心態(tài)“有些矛盾”。
“我心中又理解,又隱隱有些擔心。當年我也曾為了‘水滸卡’買過很多干脆面,為了收集一張‘宋江’絞盡腦汁。但是今天,當孩子被卡牌緊緊綁定的時候,我覺得有些不對。我們當時只是為了集齊一整套卡片,今天的孩子小的時候集卡,大一點了會參與對戰(zhàn),再長大還有Cosplay(角色扮演)等活動,這樣的‘用戶黏性’讓我對此很發(fā)愁?!北本┦泻5韰^(qū)小學二年級家長李遠霞告訴記者。
李遠霞的矛盾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擔心孩子過度沉迷,另一方面又擔心這是孩子中間的“亞文化”,是屬于他們的“交流密碼”,一旦“切斷”也許對孩子心理健康不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李遠霞的經歷代表了大多數家長的心情。由于自己的童年經歷,剛開始,家長們對孩子集卡的態(tài)度都是“不反對”甚至“樂見其成”的,只把卡牌當作一種普通的玩具或者是普通的收藏。他們和孩子一樣,并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就“一頭扎了進去”,直到發(fā)現孩子的“黏性”越來越強,才如夢方醒。李遠霞介紹,她身邊的家長中,有人會一氣之下剪碎孩子的卡牌、沒收孩子的卡牌,但是在孩子考出理想的成績后,又忍不住買孩子最喜歡的卡牌作為獎勵。
“每一盒卡牌背后都有‘合理消費,切勿沉迷’的字樣,但是它們的每一個規(guī)則都精準地射中孩子的心,無論是社交屬性還是對戰(zhàn)屬性,都如此讓人沉迷,孩子們怎能不上癮呢?”李遠霞告訴記者。
老師:宜疏不宜堵
青島啟元學校專職心理教師郭鳳告訴記者,兒童沉迷卡牌游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笆紫龋碳矣嗅槍π缘纳虡I(yè)銷售行為滿足了兒童的心理發(fā)展需求,導致他們在面對卡牌游戲的時候防不勝防。其次,家長對孩子觀看的‘媒體’內容或使用的游戲工具缺少了解和篩選,導致盲目‘入坑’。再次,一些家長沒有重視早期對孩子的高質量陪伴,沒有建立起健康的親子關系。最后,當家長發(fā)現卡牌游戲對孩子的不利影響難以控制的時候,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讓兒童‘戒斷’,這容易導致親子沖突和兒童的逆反心理?!惫P說。
北京市海淀區(qū)某中學初一班主任教師李曉同樣認為,這種集卡游戲風靡的原因很多。“親子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是否沉迷于某一種游戲,但是產生沉迷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和孩子們的年齡段、所在班級和學校的風氣都有關系?!崩顣愿嬖V記者。
如何避免卡牌沉迷,讓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興趣愛好,對一些不良的愛好有鑒別能力?郭鳳認為:“從兒童成長的早期,家長就要注意對他們觀看的內容和玩具游戲進行篩選。數據顯示,5歲以下的兒童最喜歡色彩鮮艷的、劇情簡單直白的動畫作品。家長要做好篩選,避免一些簡單粗暴的情節(jié)成為孩子早期的‘精神食糧’。同時,要重視親子關系的質量,越是玩一些創(chuàng)意性的玩具時,越要和孩子做好溝通,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陪伴和關注。此外,對孩子的消費行為要建立規(guī)則意識。一些孩子的父母不讓他們玩卡牌,他們就偷偷讓爺爺奶奶買卡牌。家長們可以通過家庭會議的方式,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談談自己對消費的看法,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的觀念也會有變化,也會建立起健康的消費觀念,對于卡牌規(guī)則中重復浪費的部分產生懷疑。當然,家長一旦發(fā)現和孩子在游戲方面的觀念有明顯沖突,一定要停下來及時修復,不能一味地埋怨,更不能一刀切,宜疏不宜堵?!?/p>
李曉認為,在處理“沉迷與否”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矛盾,家長的原則是要“柔性處理”而不能“剛性處理”。“家長在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要用巧勁兒,而不是使蠻力,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獨立性的增強,家長會有越來越多的無力感和挫敗感?!?/p>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希望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上對這類游戲設置相應準入制度。某“潮玩”公司法律顧問王晶告訴記者,目前除了購買相應影視作品的制作版權外,在市場準入方面沒有更多相關規(guī)定。有老師提出,希望這類游戲能參照網絡游戲中針對兒童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記者 姚曉丹)
【家長講述】
我怎樣處理兒子“集卡”
大約兩三年前,我?guī)鹤尤バ^(qū)旁的文具店。買完文具之后,他要求我給他買幾盒卡牌。最初我以為卡牌就是撲克牌,就問他說:“家里有撲克牌為什么還要買呢?”他告訴我卡牌不是撲克牌,而是小朋友當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游戲。于是我們花了幾十元買了三四包卡,打開后,我不以為然:“這不就是撲克牌上畫了漫畫人物嗎?有什么好玩的?”不過,兒子的反應和我明顯不同,他覺得很有趣,翻來覆去地擺弄卡牌,嘴巴里還念念有詞。
后來,他時常給我說起關于同學集卡的事情,各種集卡的專有名詞,什么雷鳴版、星云版,什么SR、HR之類,偶爾也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兩盒。通常他講關于卡牌的話題時,我都是“嗯嗯啊啊”地應付過去,完全沒當回事。然而,到了孩子五年級過生日,我問他想要什么生日禮物,他居然還想要來一盒卡牌,還要那種上百元的“黑鉆”。已經兩三年了,他還這么心心念念,看來我要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卡牌到底有什么魔力了。
于是,我認真向兒子請教,請他說說這卡牌的魔力在哪里,為什么小朋友會這么癡迷。他一聽我關心起他喜歡的事情,就非常開心,于是“竹筒倒豆”般說起來,在短時間內就給我普及了很多關于卡牌的知識。
原來,這些卡牌主要是以動漫為主,比如奧特曼、斗羅大陸等。男生女生收集卡牌的類型不大相同??ㄅ苾r格不同,便宜的十幾塊一包,貴的幾十甚至數百元,隨著卡片稀有程度而水漲船高。但在打開裝卡牌的盒子之前,并不知道盒子里有哪些稀有的卡牌,類似于抽盲盒。
他說,絕大部分同學都或多或少地參與其中。有同學樂此不疲,不但讓家長買,還用自己的零花錢壓歲錢來買。同學之間要比較,看誰擁有更多的稀有卡牌,擁有更多稀有卡牌的同學會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而且,同學之間還互相交換卡牌,互通有無,卡牌成為小朋友社交的最重要媒介之一,如果沒有集卡,可能就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就被排除在特定的圈子之外。
在讓兒子給我普及了相關知識之后,我又問了問其他一些認識的小朋友,并且上網查了查資料。原來,兒童集卡已經成為小學生群體中最風行的活動之一。不過,由此也引發(fā)了一系列問題,有的是花太多的錢在這個上面,家長覺得非常不值得;有的是孩子過于沉迷其中,影響了學習等等,因此引發(fā)了很多家庭矛盾。
先說花錢多的問題。資料顯示,有一些專營卡牌的公司僅僅單一門店的年營業(yè)額就高達十幾億元甚至更多,而卡牌本身的成本有多少呢?據卡牌制作企業(yè)的負責人介紹,平均每張不超過一角錢!到了小學生手里,平均每張至少售價一元以上,稀有的卡牌一張要幾十元、數百元、上千元,也就是說利潤至少是十倍起步,百倍千倍也并不稀奇。如此看來,確實相當暴利。不過,集卡的小學生可不這么看,一些卡牌在他們眼里就是珍寶。我想,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游戲玩法,二三十年前拍洋畫,或者買方便面集卡等,本質上與現在這個集卡也并無不同。
當然,凡事有度。如果孩子沉迷其中,不但花大量的金錢購買,同時也影響了學習就不好了。那如果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我想最基本的原則還是要“疏”而不要“堵”。
從成人的角度來說,要理解孩子集卡的理由,雖然會有一些攀比的心理,但也是社交的一種媒介。通過這個媒介,可以讓孩子有某種歸屬感。
同時,在孩子集卡這件事情上,不能只看到負面作用,也要學會借力打力,發(fā)揮其正面作用。比如,讓孩子講一講卡牌中的情節(jié),除了復述動漫中已有情節(jié)之外,還可以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新的情節(jié)并寫下來,這樣既鍛煉了口語表達,也鍛煉了書面表達。
卡牌中通常會標注人物的戰(zhàn)力值,最初了解戰(zhàn)力值的大小,對比個體的勝負關系,然后可以隨機組合,看看這些組合從戰(zhàn)力值上計算,在勝負關系上會有怎樣的可能,這就鍛煉了孩子對數字的感知和運算能力。引導孩子手繪卡牌中的人物圖案,或者用泥塑的方式把二維的圖畫變成三維的雕塑,這就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通過引導孩子了解卡牌成本價與賣出價的比值關系,探討投資卡牌是否值得,如何管理自己的財產,做到合理花費,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引導他們從集卡開始,轉移到集郵、集幣等活動中來,這可以加強他們對歷史地理等方面學科知識的學習。總之,如果成人能多琢磨一下,那么,兒童集卡就可以轉化為學習資源,因為借助了孩子的熱愛,所以學起來一定既快樂又高效。
有的孩子沉迷其中,更大可能并不是卡牌的吸引力,而是由于現實生活中親子關系緊張、成就感的缺失、找不到歸屬感等。這時候,就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卡牌上,而是要有針對性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在和兒子討論完卡牌的相關問題之后,我告訴他,《論語》中孔子的弟子子夏說過這樣一句話:“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每一種東西深入研究起來都可能有它的趣味,但為了人生更長遠的目標,就要有所選擇。如果只有兩種活動可以選擇,一種是玩卡牌,另外一種是讀書,你更愿意選擇哪一個?他告訴我,還是要選擇讀書,因為讀書能更擴展,更深入,而卡牌卻不能。兒子的選擇,讓我這個爸爸放下了懸著的心。
(作者:于曉冰,系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語文教師)